“面对现实,认清现实,接受现实”,在近期创投圈热传的一篇文章中,青山资本对消费创业者发出这样的忠告。
2022年,等待新消费品牌的是流量红利见顶,持续投入换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品牌们焦虑,在存量市场怎么寻找“新增量”?
而另一边,我们发现品牌在快手电商平台上GMV占比还在持续上涨。快手近期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全年GMV6800亿元,其中,品牌自播GMV年内增长8倍。另外,自去年年中提出“大搞品牌”战略以来,品牌数量相比上半年增长了150%。
据快手电商品牌运营中心负责人张一鹏介绍,2021年,快手电商原本只圈定40多个品牌试运营,但今年已经有上千个品牌上了轨道。尤其是洋河、海天味业等“会玩”的品牌,入驻平台不到60天,单场GMV已经在500万至1000万区间。
这些先进入的品牌尝到了信任电商的甜头,但张一鹏还是困惑,市场对于快手电商的价值认知似乎并不相同,“有的喊真香,有的人在观望”。
“坦率讲,看比较优势,二线品牌在快手电商的爆发性更好。尽管它们的GMV已经很大了,但市场对它们的认知却不够”,张一鹏希望解决认知难题,尝试探索给品牌分层。一方面让这些已经获得红利的二线品牌被市场所认可,另一方面,继续开发市场熟知的大众品牌入驻,在快手获得红利,以此扭转市场的观念。
那么,“大搞品牌”,快手电商到底做得怎么样了?快手电商真的是品牌的新增量吗?品牌和快手电商,都赚到钱了吗?
疫情之下,奢侈品集团在中国疯狂吸金。
在LVMH集团发布今年一季报两天后,4月14日,爱马仕集团也发布一季报。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两大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和爱马仕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80亿欧元(约1243.5亿元人民币)和27.7亿欧元(约191.4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达29%和33%,日均收入达13.82亿元和2.13亿元。
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和俄乌战争的阴影笼罩下,LVM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几乎公司所有部门都实现了两位数销售额的增长,除了葡萄酒和烈酒部门(受供应链限制的负面影响)。爱马仕财报也显示,其旗下所有部门,销售额同样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成为奢侈品巨头们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整个亚洲市场(除日本外)在2021年第一季度为LVMH集团贡献了37%的销量。爱马仕在亚洲市场也大涨25.7%至17.24亿欧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以来,爱马仕在华扩张速度有所提升。自3月中旬以来,爱马仕位于香港太古广场店和澳门中环一号店完成翻新后,分别于今年1月和2月重新开店。3月底,河南首家门店也在郑州开幕,开业当天,商品几乎全部售罄。
贝恩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6%至4710亿元,是疫情暴发前——2019年销售额2340亿元的两倍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晚上刷直播,偶然被《90天B端产品实战班》直播课老师点醒了。
这位16年+经验的大厂B端前辈听了我的经历讲述,现场2分钟定位了我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他说:
“B端产品的用户本身就是分层的,用户所处的层次和所关注的业务重点一定是不一样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B端产品的特点。”
“你的问题跟本就是要如何平衡不同岗位/角色对系统之间的一个诉求?当年我也和你一样踩过这个坑,解法其实很简单。”
前辈继续分享:“首先,我们在做系统之前,其实会先做业务梳理。业务梳理含义是我们要把这个业务的流程,在跨部门、跨岗位之间,他是如何协作和如何流转的,你要先把他给梳理清楚。”
“那么在梳理业务流程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把每一个岗位所关注的业务重点,以及他所操作的业务环节和他需要的一些核心关注的数据信息给梳理清楚;梳理清楚之后,我们在进行转化成系统功能的时候,是要考虑不同角色的业务诉求之后再去落地。”
前辈感慨:“我们那个年代,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啥系统的经验可以学,我也是不断踩坑失败-复盘-从头来。后来我才发现,做B端产品,有很多东西都是有标准解法的。”
“跟学其它东西一样,它的基本功有确定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可以让你迅速的做到 70 分。70 分以上的部分,才谈得上拼天分、格局和决策力。”
我这才意识到,闭门造车是做不好B端产品的。
B站回应直播部门裁员:部门业务情况很好 目前在积极对外招聘
据凤凰网科技,B站回应直播部门或将整体裁员称:直播业务情况很好,毛利连续三年在提升,未来是B站最重要的业务之一,目前在积极对外招聘。
稍早时候,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B站直播业务部门计划裁员,名单已初步拟好,待上海地区恢复正常后进行裁员约谈,本次裁员将会波及整个直播部门。裁员原因可能为B站直播区与入驻公会关系的失衡,直播部门“允许”入驻公会用高于行业的标准无限返点刷流水,导致直播区生态失衡。
此前,B站CFO樊欣明确地给出了B站的盈利时间表,预计到2024年实现non-GAAP下的盈亏平衡。
B站2021年财报显示,得异于直播及大会员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B站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18.9亿元,同比高速增长52%。全年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69.3亿元,同比增长80%。直播作为社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与社区的创作生态形成多重正向循环。截止2021 年,B站百万粉丝UP主中,超过70%同时也是直播主播。全年有超过60万内容创作者通过直播获得收入。
集度官方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细节 搭载双激光雷达
集度官方发布了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车头部位的设计细节,车前灯和车前盖处激光雷达的设计清晰可见。至此,集度首创的车前盖、前向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首次曝光。
同时,集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博士分享了集度汽车机器人的最新进展。日前,集度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已迭代升级为2.0版本,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加入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JET1.0(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融合。目前全球最高算力车载芯片英伟达Orin和禾赛AT128半固态激光雷达已经上车,参与集度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这意味着,集度基于Apollo无人化自动驾驶能力打造的,面向量产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首次完整露出水面。
王伟宝表示,SIMUCar2.0阶段正在测试开发的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是独立的双系统,能够在量产后实现“真冗余”。与传统方案相比,集度的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两套方案既能高效自驱,也能高效协同。
此外,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的激光雷达方案极具创新性。激光雷达所处的位置不仅特色鲜明,外观非常加分,其双激光雷达的配置也显示出安全优势。首先,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更安全,相比单雷达设计的120度FOV,车头双雷达可实现水平180度的FOV覆盖,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其次,是对车辆重点区域的识别更精准,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双激光雷达可做到加倍重叠,目标物上的点云数据更多,识别准确率更高。第三,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双激光雷达可互为安全冗余,比单激光雷达方案的可靠性更强。
荣耀 70 Pro+ 曝光:搭载联发科天玑 9000,全系京东方高频调光屏
爆料者 @Yash Raj Chaudhary 放出了最新的荣耀 70 系列规格。从之前的爆料来看,这一系列的机型将于下个月发布,但目前还没有出现比较靠谱的渲染图。
据称,荣耀 70 全系列将选取京东方屏幕,而且都支持高频 PWM 调光,标准版将搭载高通骁龙 7,而 Pro 和 Pro + 则是天玑 8100 和天玑 9000,而且还配备了旗舰级的双主摄 + 长焦设计。
宁德时代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 月租金低至为399元/块
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厦门成为首个小绿环城市。首批启动服务的4座快换站分布于厦门思明区、湖里区和海沧区,预计到今年底,将在厦门完成30座快换站的投建。届时,厦门岛上每3公里的服务半径内将有1座快换站。目前,巧克力换电块的月租金最低优惠价为399元/块,租金价格将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条件做动态调整。快换站的服务价格与快充相当,并将根据站址、时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素材均来自网络,侵删